孩子说"妈妈生气了也爱我":一场关于情绪的温暖对话
孩子是天生的戏剧大师。
他们总是有办法用自己的声音、表情、身体姿态去表达、去释放、去认识、去整合。
糖果和她的情绪戏剧
文 马晓珍
最近,糖果每天都会带自己喜欢的玩具来学堂,喜欢向老师介绍玩具的玩法和颜色,还有变形后的样子。
今天她带来的是变形机甲——深海天矛。
从介绍玩具到介绍情绪
糖果从书包拿出玩具时,玩具是机器人的样子,她将机器人变形成了帆船的样子,接着向我介绍起帆船的船桨,船身以及船头、船尾。
她指着帆船的眼睛说:“老师你看,它也有眼睛,它是生气的眼睛。”
然后重复道:“快看,它是生气的眼睛。”
我好奇地询问:“你怎么感觉到它是生气的呢?”
糖果学着生气的样子将双手交叉放在胸前,眼睛瞪得很大,嘴巴歪向一边,说:“这就是生气。”
我:“哦,你在表达生气的时候是这样的。那这个机器人会有开心的时候吗?”
糖果:“它不开心,开心是这样的。”
糖果放下机器人,双手舞动着,脚跳了起来,嘴里发出哈哈的声音。
我:“嗯,这个感觉是开心的。”
我跟着糖果哈哈地笑起来,糖果从表演开心,变成了真正开心地笑起来。
指挥大人带来快乐,积攒能量
片刻之后,糖果指着我说:“你来生气一下。”
我将双手放在胸前收紧,嘴巴嘟起来,哼了一声。
对面的糖果看着我哈哈大笑。
接着糖果问我:“你会开心吗?”
我张开嘴巴哈哈大笑,接着我俩欢乐地对笑了起来。
我们用自己的身体语言重复表达着开心和生气。
又过了一会儿,糖果问:“你会害羞吗?”
我回答:“会的。”
我将左肩膀微微往前提了一下、低下头、微笑着。
糖果说:“我也会,我是这样的。”
她一边说,一边慢慢地跑进了卧室,然后漏出头,说:“我是这样害羞的。”
糖果从卧室出来后,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:“你知道害怕吗?”
我:”知道,我有时候就会害怕。“
糖果:”那你害怕一下。“
我慢慢从原来坐着的椅子上站起来,抱着自己的头,眼睛不看周围。
糖果:”我也会。“
她快速跑到卧室躲了起来。
PART.03
戏剧正为她展开自己生命的答案
我们就这样继续进行,糖果说出一个具体的情绪名称,我根据情绪名称做出相应的肢体语言,然后换糖果来演绎这个情绪。每次演绎完,糖果都会愉悦地哈哈大笑。
这样轮流进行几次后,糖果靠近我说:”你知道吗,我的妈妈会生气,有一次妈妈和爸爸在车里生气。“
我:”这样啊。“
糖果:”是啊,他们都生气了。“
老师:”那你的感受是什么?“
糖果:”我感觉好害怕,我以为车子坏了,但是车子也没坏。还有一次,我让妈妈给我讲书,妈妈不同意,我还是让妈妈给我讲书,妈妈还是不同意,妈妈就生气了,我就哭了。“
停了一会儿,糖果继续说:“但是妈妈生气了她也还是爱我的。我哭了,妈妈就去楼上lock the door。然后我就找不到妈妈了。然后爸爸和我一起去敲门,妈妈也还是不开门,过了一会儿,妈妈就下来了。”
当表达这一段的时候,小籽刚好从教室出来了,他听完糖果的描述,便说:”我的妈妈也会生气,妈妈生气的时候我会害怕。“
糖果紧接着说:”我也是害怕的,但是我的妈妈还是爱我,即使生气了也还是爱我。”
表达完这些,糖果平静地拿起变成帆船的玩具继续变形,变回了机器人的样子,然后将玩具放到卧室的床上,再走到教室门口,脱下鞋,走进教室,开始参与今天的活动。
对于糖果而言,这些都意味着什么呢?是对情绪有了更多的认识吗?是借着这样演绎情绪的过程去释放吗?还是说,妈妈的生气,她自己的害怕,是她感受的一团困惑?
而今天的这个过程,就是她一点点翻拣出这些困惑,全身心地去触碰那个靠近自己生命真相的答案?
我不确定,我只知道她正在自己指引着自己;
我很感动,她选择了向我敞开,让我有机会与她共同经历。
而这个过程,让我再次确信:倾听孩子,并不是当儿童发生事情或者有情绪的时候需要,它需要我们觉察与儿童在一起的每时每刻。